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天下无局

第23章 大宋柴氏丹书铁券

天下无局 花语2000 4956 2023-04-08 01:11

  

  “下周,南边边界,勐乐城,在我的老坑矿那边举行一个剪彩仪式,同时,启动合作。”

  崔牡丹抱住了关翠浓的肩头,笑得浑身颤抖:“亲爱的,你得帮我站台,求你了……”

  我站在一边,对她们的亲昵动作,视而不见。

  如果按照正常套路,只要关翠浓到了南边边界,就会陷入骗局。

  对方骗钱不成,就会翻脸,直接绑架勒索。

  “牡丹姐,以你的人脉,何必拉我上阵?勐乐城是翡翠之城,都是高手,我做不来的。”

  “不行——”

  崔牡丹握住了关翠浓的手,眼睛向我瞟着:“你们两个都陪我去,叶天是你的坐馆,以后店铺发展,都靠着他呢,对不对?”

  关翠浓似笑非笑,也看着我。

  我低下头,看着手边的翡翠白菜。

  “叶天,你说呢?”

  我淡定回答:“我听老板吩咐。”

  其实,此刻我对于崔牡丹开始感兴趣。

  她对关翠浓下手,很可能是孤注一掷,干一票就离开江湖,彻底深潜,不再出现。

  我去过勐乐城,那是龙蛇混杂之地。

  能够一夜暴富,也能够一夜跳楼。

  “翠浓,还记得我上次说的龙头翠吗?只要你去,我想办法,给你搞一尊,说到做到!”

  崔牡丹使出杀手锏,因为龙头翠可遇而不可求,已经不是钱的问题。

  古代帝王,拥有一座龙头翠,就等于是有了镇国之宝。

  昔日宋太祖赵匡胤讨伐南唐,为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国库中的七尊龙头翠。

  “好。”关翠浓笑着点头,终于答应。

  对我来说,勐乐城之行很重要。

  如果崔牡丹露出獠牙,我将她除掉,就能保证关翠浓没有后顾之忧。

  崔牡丹哈哈大笑:“谢谢亲爱的,你们两个陪我去,金童玉女,郎才女貌……”

  关翠浓脸一红,端起茶壶,给崔牡丹斟茶。

  一瞬间,她脸上的红晕让我怦然心动。

  从今天起,我正式成为“翠浓”的坐馆。

  “不必拘泥于身份,可以自由行动。店铺里有伙计,有丫环,小事让他们去做。”

  翠浓给了我充分的自由,并不会把我绑在店里。

  我先回了一趟出租屋,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好。

  关翠浓允许我住在店铺三楼,但那并非我的家。

  当我看到那些旧书的时候,就想到了那个把银行卡扔给我的女孩子。

  卡里有一百万,那是她的,不是我的。

  “笃笃”,有人轻轻敲门。

  我打开门,外面站着一个花白胡子的男人,至少七十岁开外。

  “我找——孙老师……你是?”

  我知道,他要找的是孙沉香和孙和尚。

  之前,我告诉孙家姐弟,让他们搬到这边来,免得浪费一份房租。

  我请他进来,他有些犹豫:“我有件家传的好东西,孙老师认识小马路很多人,想托她帮我出手……”

  正说着,孙沉香回来了。

  殡仪馆那边,金浩全都安排好了,就等明天火化,然后把骨灰盒送往墓地。

  她现在回来,就是为了墓地的事。

  “柴老伯,我家里有事,你托我的事过几天再说——”

  孙沉香推辞,那位柴老伯急了,敞开了夹克衫,把胳肢窝下夹着的一个报纸包拿出来。

  “孙老师,这就是我说的,家传宝贝!”

  我闻到一股浓烈的铁锈味,通常,墓葬内的铁器生锈百年后,才会产生这种难闻的气味。

  柴老伯不由分说,双手颤抖着,把报纸打开。

  那是一本“铁书”,长度一尺,宽度七寸,厚度半寸。

  我眼前一亮,古代人制作“铁书”,唯一的用处就是“丹书铁券”。

  “这东西你想卖多少钱?”

  “十万。”柴老伯伸出了一只拳头。

  如果是丹书铁券,卖十万就亏死了。

  当然,如果是赝品,连十块钱都不值。

  孙沉香把报纸包接过来,答应对方,可以去小马路帮忙问问,那位柴老伯就一身轻松地离开了。

  我先问殡仪馆那边的事,孙沉香满脸都是感激。

  原来,万通海、万小龙、金浩、周良、周群峰都去过殡仪馆,吊唁赵蒹葭。

  他们聊到墓地的事,金浩告诉周良,选最好的墓地,多少钱都不在乎,只要天哥满意就行。

  “天哥,我母亲一生节俭,从不铺张浪费。墓地的事,普普通通就行。”

  我叹了口气,人生在世,生与死最重要。

  墓葬这事,关乎家族兴衰,马虎不得。

  孙沉香不懂,才会这样说。

  “你不用管了,看好孙和尚,他心情悲恸,容易爆发。”

  刚刚,孙沉香随手把报纸包放在饭桌上,现在,屋里全都是铁锈味。

  我再次揭开报纸,观察这部“铁书”。

  书的正面有字,都已经锈蚀,无法分辨。

  现在,我只能凭着锈味,判断它是丹书铁券。

  要想确认,就得找地方进行酸洗——那其实也不好,铁锈去掉,变成新东西,就不是文物了。

  再说,如果锈蚀过重,酸洗完成后,连古董本身都融化了。

  我和孙沉香同时出门,她收拾东西回殡仪馆,我去二马路,找关明珠。

  肥水不流外人田,我现在是关翠浓的坐馆,有了好东西,当然会照顾她的两个妹妹。

  丹书铁券意义非凡,关明珠是个识货的人,一打开报纸包,她的眼睛就亮了。

  普通人鉴定铁器,得揭下几块锈片,用酸或者碱来识别。

  我没想到,关明珠年纪轻轻,不显山不露水的,对于这种文物,也有极深的认知。

  “叶先生,多少钱?”

  她是个合格的生意人,不管谁带来的文物,都是生意,不是人情。

  “还是你开个价吧?”

  关明珠把报纸包放进一个三尺见方、两尺高的玻璃箱子里,按下电钮,玻璃箱就开始缓缓转动。

  这是一个光学天平,在转动中,称量它的重量,做出判断。

  铁的密度很高,如果中间造假,就会在重量上体现出来。

  五分钟内,玻璃箱停止了转动。

  关明珠眼中,出现了淡淡的光芒。

  我明白,如果丹书铁券是真的,她第一手拿过去,就会成为镇店之宝——最起码,在汴梁城,还没有一部真正的丹书铁券。

  刚刚那位老伯姓柴,似乎也跟丹书铁券对得上号。

  “叶先生,谢谢你,把这么好的东西送到我这里来——假的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