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1章 说服麻醉医,颠倒的手术顺序
感受到周灿那坚定的眼神,项主任也有所触动。
把周灿约到办公室讨论患者的救治方案,本身就已经拉下脸面,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
他不想半途而废。
“你在我办公室等吧,一会我也方便快速找到你。”项主任把周灿的电话号码收好,直接拿起患者的资料出了办公室。
包括周灿刚才讲解手术方案时画的图纸一并带走了。
其实就是简单的画几个图而已。
不是专业的外科医生,很难看懂。
项主任肯定是找其它科室的主任商量去了。毕竟救人如救火,时间紧迫。
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,周灿对于项主任的人品和性格多了一些认可。
能够把患者的生命放在心上,为之奔波,努力设法联合各个科室一起救治患者。这份心不是任何一位医生都能有的。
绝大多数医生,不愿意为了一个不相干的患者如此付出。
因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本职工作范围。
……
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,周灿非常清楚,时间每流逝一秒钟,卢副主任的情况就会凶险很多。
终于,周灿的手机铃声响起。
是一个陌生电话,凭直觉,很可能是项主任打来的。
接通。
“周医生,我是省人民医院的项主任啊!你还在我的办公室吧?”
“在呢!”
“我已经找了脑外与胸外两个科室的专家商量,把伱的救治方案也给他们介绍了。另外,请示了我们医务科的黄科长
。倒也没有说不同意,只是让你和直系家属立刻赶到会诊室聊几句。”
项主任费了极大的力气,终于说服了两个科室的专家,还有医务科的科长。
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展了。
把家属找过去,应该是准备与家属直接谈话。
因为医院要冒巨大的风险给患者做内镜治疗手术,肯定需要家属签字才行。时间紧迫,应该是准备一起谈。
“行,我立刻带着家属赶过来。”
周灿没有任何废话,立刻找到卢汾,已经有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等着他们了。
直接把两人带往脑外的会诊室。
卢副主任的手术,难度最高的肯定是颅内止血。
即便只是颅骨钻孔,就已经非常危险了。像这种生命力本身就已经十分脆弱的伤者,颅骨钻孔,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。随时可能将生命之火掐灭。
来到会诊室,周灿发现里面已经坐着八九人的样子。
“我来介绍一下,这位就是图雅的周灿医生,年少有为,水平很高。”
项主任对周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“周医生,这位是我们医院的医务科黄科长。”
坐在主位上的中年男子,方面大耳,目光含威,一看就是行政领导干部。
“黄科长,您好!”
周灿向对方打招呼问好,态度很是谦卑。
“你好!欢迎你来我们人民医院做客。”
黄科长点头淡淡回应。
“这位是胸外科的勾穷主任。这位是脑外的吴庸明主任。这位是麻醉科的明馨主任,也是我的学长兼恩师。”
项非又陆续介绍了另外三个主要人物。
至于其他的医生与护士,基本上都是这些人的学生或医助。
周灿与这些人一一打招呼。
麻醉科的主任医师赫然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医生,气质相当出众,丝毫没有因为年龄大了而出现的暮气沉沉。从她的眼神中,脸上,看到的是不断锐意进取的朝气。
这让周灿不禁啧啧称奇。
一个人的精气神,也展露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、身体状况、学习状态。
成年人过了五十岁以后,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,一种是事业有成,享受生活。搓搓麻将,钓钓鱼,又或者三五好友一起喝喝小酒,又或者全球各地旅游等等。还有一种是事业没什么成就,仍需要为生活而辛苦奔波劳累。
这两类人,占了大多数。
特别是后者。
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人,不管事业是否有成,他们始终坚持学习,不断进取。
实际上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人,事业再差也差不到哪去。
除非运气实在有点差,那没办法。
医生是一个特殊职业,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医疗科学与技术也同样更新迭代非常迅速。二十年前的很多手术方法,现在已经基本淘汰,或者与现代科技结合后,有了更好的优化方案。
用药也是如此。
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不断学习,与时俱进。
否则,还是拿着二十年前的技术去治病救人,会给患者造成很大损失与伤害。
以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极高,预后极差。现在结合介入、支架、新药、先进仪器等技术,已经可以把死亡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。
比如周灿一战成名的那场主动脉夹层手术,换在以前,夹层壁都已经开始往外渗血,患者基本上没救了。
但是他却凭借现代的介入技术,血管支架,人造血管,把患者的隐患解决了。
大多数医生虽然在不断学习,但是因为工作繁忙,再加上年龄越大,家庭事务也就越多。然后成年人肯定是需要享受的。
可想而知,这个学习的量肯定非常有限。
麻醉科的明馨主任,年过五旬,仍然能够保持年轻人才有的朝气,着实令人惊叹。
也能推断出此人的麻醉水平必定极高。
更有意思的是,她还是项非主任的恩师。
看年龄,她应该比项非大不了几岁。是他的学长,也是恩师,这种事情还是相当罕见的。
周灿所在的图雅医院,也有不少人是他的学长。
说句狂妄点的话,哪怕比他大十岁,也很少有人能教他。
项非主任年轻时就算没有周灿这么逆天,肯定也差不到哪去。毕竟人家可是有着‘阎王克星’的美誉。
盛名之下无虚士,绝非说说而已。
“早就听说过图雅医院有着多位杰出的年轻医生,周医生给13床患者制定的手术救治方案,确实具备一定可行性。”
发话的是脑外科的吴庸明主任。
周灿提出在患者的头部钻孔,利用内镜手术来修复血管,这种治疗方案在图雅医院的神经外科已经实施过多次。很少有失败的。
算是经过了多次验证的新技术。
而且神外的武白鹤与科室多位医生经过进一步研究,把这一技术不断完善,优化,现在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。
可是省人民医院对这种新技术的运用,似乎要落后很多。
内镜技术的运用,很多医院还停留在探查病灶为主的初级阶段。就算尝试着做了一些内镜手术,也是非常普通的阑尾手术之类。
一些技术难度高,风险大的内镜手术项目,很多医院都还没有涉及。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。
首先,内镜手术方面的人才极度稀缺,这个指的是做内镜手术做得好的医生极度稀缺。而不是随便操纵内镜给患者在腹腔止个血,切个瘤子的那种。
其次,内镜手术引入国内的时间尚短,外国对咱们国家存在多方面的技术封锁。
不仅仅是操作技术,更有先进仪器,药物,体内耗材等多方面的技术封锁。
说句扎心的话,很多人体替换材料,国产的效果差得出奇。
进口的材料存在多方面的优点,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价格贵。
别看经常有人喊着弯道超车弯道超车,一些精密仪器,高端耗材,人家有着几十年,上百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。你说想要十几二十年把人家给超越了,可能不?
在多个领域,咱们国家的医疗器械与药物,与人家都是有着技术代差的。
只相差十年的,算是好的。
有些方面,技术至少落后三十年以上。说多了都是泪,从一穷二白,一步步发展到今天,非常不容易。
只能说,让我们继续这样发展下去,差距会越来越小,最终反超对方还是有希望的。
不过需要时间。
最后一点,内镜手术在国内难以快速发展,遍地开花,也与恶劣的医疗环境有关系。
医患关系太过紧张,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一般都会求稳。
很少有人敢去冒险。
即便医生愿意冒风险,而且技术上也有一定把握,还需要征求家属的同意。如果是创新的技术,还需要院领导批准。程序相当复杂,很多困难足以让人望而却步。
另外,比如达芬奇机器人的出现,也让很多年轻医生不愿意再去刻苦练习手术的基础技能。
辛苦练上二三十年,终于有点水平了。
天知道那时候是不是早已经是机器人手术的天下?
与人相比,机器人在手术领域存在很多优点。
目前要不是开机费用昂贵,恐怕早就普遍应用了。
“周医生提出的腹腔镜手术方案,我同样持支持态度。”
胸外科的勾穷主任同样发声支持周灿的治疗方案。
两位专家都支持他的方案,这事多半有戏。
周灿不由心头暗喜。
“虽说手术方案具备一定可行性,但是患者目前的状况十分糟糕,恐怕很难承受住胸腹腔与颅腔手术。即便内镜手术的创伤小,对于这位患者而言,仍然很难承受。”
麻醉科的明馨主任,一句话就把周灿的手术方案给否决了。
医生给出的手术方案,过不了麻醉医生这一关,那就只能胎死腹中。
“患者目前最危险的就是颅内出血,这已经造成了颅内压过高,并且因为出血对大脑的血供也受到了影响。这应该是患者昏迷不醒的主因。不做手术,患者恐怕很难撑过今晚。甚至可能连六个小时都撑不过去。”
周灿说的这些,绝不是危言耸听。
而是根据他的诊疗经验以及卢副主任的实际情况,给出的综合判断。
“我同意周医生的观点,患者昏迷不醒,确实是颅内出血造成的。即便给予各种生命支持,他仍然很难撑过六小时,自行止血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。”
脑外的吴庸明主任,这话怎么听都有点胳膊肘儿向外拐的味道。
只不过医学上的讨论,不分阵营,只认真理。
周灿说得在理,他自然要支持。
“就算是这个理,患者下不了手术台,做手术又有什么意义?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吗?”
明馨主任的言辞极为犀利。
“自然不是。我认为可以先做腹腔手术,把破裂的脾脏与有可能损伤的胰腺先处理好。如果左肾的损伤很大,同样一并处理。胰腺若是发生问题,会对身体造成重大隐患和干扰。而且这个病程发生时间越久,可逆性越差。先做腹腔镜手术,可以让患者的血压、呼吸等多项体征稳定在手术标准线以上。到时候再做颅腔内镜手术,风险能够极大的降低……”
周灿侃侃而谈,来之前,显然早就在脑子里面想好了手术预案。
听完他的表述,明馨主任陷入了深思。
勾穷、吴庸明、项非三人则是对周灿投去惊艳与赞赏的复杂目光。
这小子简直就是一个手术天才。
不先把最危险的颅内出血与积液处理好,却先做不会立刻危及生命的腹腔镜手术。这种手术思路,没有很深的定力,没有纵览全局的高站位,很难想得出来。
至少在座的各位,就没有往这方面想。
他们要么想着先做颅内手术,要么想着两台手术同时进行。
这就好比一锅油着火了。旁边有一盆水,还有一些木板。
常人的思想肯定是端起水就往锅里浇去。
但是周灿的思路却是先把木板拼在一起,然后盖到锅面上,把火熄灭。
不必说,用水泼肯定行不通。
只会造成火势迅速变大,把木板拼起来,看似有点‘笨’,但是最终却能将火熄灭,避免火灾的发生。
说起来容易,真遇到这种事情时,绝大多数人都会端着水就往锅里浇。
“不得不承认,你说的手术方案看似冒险,确实具备可行性。只要操作得当,患者确实有可能获救。”明馨主任思考一阵后,对周灿的手术思路和方案,给予认可。
至此,麻醉医生也搞定了。
“谢谢您的认可,谢谢您愿意冒险抢救这位患者。她是家属,也是患者唯一的女儿,她可以全权做主决定手术方案与签字。”
周灿看向身边的卢汾。
在会诊室内,卢汾感受到这么多主任医生与医务科长的气势碾压,显得十分不自在。
她终究还只是一个在校的女学生。
“周医生是我父亲最信任的人,我相信他。各位医生商量的手术方案,我完全同意。”卢汾直接表态。说完,她还站起身,对着周灿与在座的医生们鞠躬。
“他们都同意了,我还没同意呢!给我一个同意的理由,否则,我不同意冒这个险。”医务科黄科长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反对。
周灿顿时有点傻眼。
(本章完)